八月八日清早,我因腿疾坐车去安阳医院按疗。到了车站下车向北走了不多远,就看到了巍然耸立于路东的亚细亚商厦。但见商厦西门前小广场边的栅栏外,已聚集了几层人流,远一点儿距离的还正朝那里走来。对于商厦的班前仪式我早有所闻,据说是颇为壮观的,可遗憾的是至今还未进入过我的眼界。不巧今日正赶上仪式的举行。我心中不免暗自庆幸,迅即在栅栏外寻一地方半蹲身子拭目以待。
开始了。厦门徐徐打开。两队工作人员统一上白下蓝服装在经理的带领下象两股泉水从厦内奔泻而出,并健步走向广场。须臾之间,广场中央汇成了一个方阵。总经理在前台郑重训示,方阵中的人都在肃穆谛听。他(她)们身着一色,笔直站立,形体不动,昂首挺胸,双眸凝视前方。如果以稍远处望之,俨然是西安秦陵出土的兵士俑。看着这般情景,我心中不禁一阵赞叹,为商厦工作人员的纪律性和素质所折服。
广播里响起来舞曲,晨操开始了。方阵以前排中间一人为基准,向左、右、后三个方向呈半辐射扩散,横行的,斜退的,后退的,队形不变,迅而不乱。霎时之间,方阵放大了数倍。随着广播里喊的节拍,方阵中的人从容认真、娴熟自如地变换着形姿。“拥抱明天”,“向太阳”,“奔向明天”。一个形体,一个姿势,一个动作。一会儿展翅飞翔,一会儿抚摸大地;一会儿憧憬未来,一会儿又追溯过去。看阵容,看身形,看动作,看姿势,我认为都不亚于嵩山少林武僧的表演场景。广场外无一人说话,无一处声响,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视着着庄重的一时一刻,又唯恐自己有一丝一毫的镜头错过。
庄严的国歌乐曲奏起,升旗仪式开始了。只见三位少女青年旗手肩扛红旗从厦内走出。中间扛旗在前,左右两人稍后。神色庄严,步伐果敢。走过广场,跨上旗座台阶。挂旗,升旗,南北二人,一拉一松,同时进行,配合契当,速度适宜。乐曲终止,旗升杆顶。系绳动作,实为罕见;离杆尺许,九十度转弯,干净利落,别具一格,叹为奇观。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辉映着初升红日,映射出共和国的尊严和伟大。
“唰、唰、唰”,一阵严整有力的脚步声从厦内传出送入我的耳鼓。寻声看去,只见十三位少女白裙蓝衣从厦内轻步飘出。英姿飒爽,不同凡响。刹那之间,百千眸聚集于广场中央这一个焦点。只见一人领队在前,十二人广场成矩形方阵,仪仗队表演开始了。在领队的号令指示下,仪仗队形瞬间变换。一会儿横一队奋勇向前,成为文字“一”字;一会儿竖一队前赴后继,成为数字“1”字;一会儿“人”字型大雁南归;一会儿“工”字型战鹰试翼;一会儿成为三梯队兵飞几路,一会儿前小后大尖刀穿插;一会儿面朝里拢一圈红心向党,一会儿后转身走向外光芒四射。那军礼,庄严虔诚;那甩手,果敢有力;那步伐,刚健英武。当一路横队昂首阔步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经过我正前方时,看到的是十二个30度角的几乎重合。我在电视上看到过陆海空仪仗队表演的场景,但那毕竟是在有限的屏幕之上。象这样亲睹“真枪实弹”的仪仗队表演,又是一色不能再年轻的女性,同时那队形、那姿势、那动作、那气势、那场面,又如此近似国家队,这对于我来说不能不是破天荒的事情。随着仪仗队员的敬礼、甩手、跨步及神色显露,我的心弦被一阵阵的扣动,肺腑受到一次次的震撼,我不能不为我们安阳能有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仪仗队而欣喜,而荣幸,而感到莫大的骄傲和自豪!
六个迎宾司仪小姐身披红色绶带从大厦内轻步闪出,成“八”字型分在厦内翩翩飘出,门口处举双手向左前右方向的门外全体观众顾客微笑着谦恭致礼,随之轻步退入厦门之内......数百人洪流般涌入厦门......
亚细亚,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199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