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九月,学校里放秋假了(当时叫农忙假)。家里责任田的秋收,使我忙活了好多天。紧接着,紧张的秋耕开始了。当时村里几乎没有拖拉机,骡马犁耕成了紧张活儿。我家有九亩地,当然也是要犁耕的,所以就要先靠牲口。人家白天都在地里忙活,晚上去人家家里找。人家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安排了好多天,一时半会儿没有空闲。我一连几个晚上,叔叔、大伯的叫了不计其数,犁地的时间还定不下来。我和妻子有些着急了。可是牲口是人家喂养的,当然是人家说了算,着急也没有用。还是另想办法吧!思来想去,我还真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用抓钩子去刨地。这个想法不说则已,一说妻子发火了:“就你会想出这种办法来。人家都用拖拉机、牲口犁地,你却要拿个抓钩子去地里刨地,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听了之后,我也觉得有道理:人家农民还没有人拿抓钩子去往地里刨地,我好歹还是个教师呢!到地里刨地,别人看见了会怎么想?是想省钱?穷的连犁地的钱都没有了?是自己人缘不好,人家不给咱犁?这可不是啥好事,况且自己还是尽量帮助人的。可就这样在家等着就好么?这时,我有些书生气了。我想起来“移山”的老愚公。人家都知道挖一点儿就会少一点儿,难道我还不如古人?责任田就恁些,刨一点儿就会少一点儿,不比在家坐着强?一边刨一边找牲口,双管齐下,农田里的活儿都是人干的,没有什么丢人不丢人的。抓紧时间赶农活儿,人家不一定会说什么,说不定还会说咱能干呢!等妻子和缓下来,我把这道理说给她听。她被我说服了。于是她去邻居家借了一把抓钩,准备明天跟我一块下地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和妻子背着抓钩往地里走。路上碰到熟人问你们去干啥,我说去西地里刨地。他说你们真能干。我也不管这是笑我还是夸我,只是嘿嘿一笑,背着抓钩直向前走去。
责任田在王二岗路南,我们不大一会儿就到了。我拿抓钩在地里一试,还真行。今年秋季庄稼长得不好,土壤比较松软,一用力钩齿就下去了。刨地开始了。由于地块儿不宽,我们决定一块刨走。一抓钩下去,用力向回一搂,拢上来一片新土壤。再一刨一拢,又是一片。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刨得顺手了。望望远处,有拖拉机在耕田;看看近处,有骡马在犁地。我们劲头很足,没有心思去想那些。累了也不歇,抹一把脸上的汗水,踢一下脚上的泥土,又继续刨下去。快晌午了,我们也真的累了,就坐在平放着的抓钩把上休歇。向北一看,是我们新翻的一大片土壤,还散发出新鲜 泥土的气息。看着我们一上午的劳动成果,我和妻子互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笑容。
晌午成效大显,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士气。午饭后不久,我们就下地了。我们不再看别人地里怎样,只管干自己的活儿,好象整个田野里就我们两个人。老天也算帮忙,云彩总是遮住太阳的光线,使天气凉快了许多。我们干的更有劲了。实在累了,我们就稍做休歇,擦一把脸,喝一些水。我们心里有一个目标:今天完成一大半,明天一定把这块地刨完。目标确定了,动力产生了。我们两人谁也不说话,都在不停地刨着。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完成了既定任务,跟着手工的人群凯旋而归了。
次日上午,同昨天一样,按时上下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地在一块刨。常言说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就这两日来看,两人也能使黄土变成金。如果明年风调雨顺收成好,多卖了麦子,不就变成金钱了吗?越是这样想,我心里也就越高兴,也就忘记了辛苦劳累,也就忘记了别人的说三道四,只是望着低头进行着忘我的劳动。
下午时候,晴日当空,天气比昨日热了很多。刨了一会儿,我们就汗浃脸面,就需擦一次汗,就想喝一次水。虽然觉得又热又累,但我们的信心未减,我们还在尽心地刨着。半下午时分,我们终于完成了既定目标,刨完了这块一亩九分的责任田。站在地头上,我拄着抓钩,慢慢地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片刻之后,我望了望远处近处的机耕和畜犁,又看了看周边未垦待耕的田地,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涌上了心头,目光里闪烁出了成功者的笑焱。
晚上,在家里,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睡。这不是由于两天的过于劳累,而是劳动的成果令我兴奋不已,使我对人生的真谛又有了新的认识:一个人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勇气努力去做,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所面临的困难,成为生活中的强者!